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说到葡萄酒,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分不清好酒和好喝。为什么你会分不清呢?现在,来给大家科普一下!
曾经听过有人说“只有有品位的人才能喝出这瓶酒的好……” ,我只想说:“我呸!”那些所谓“懂酒”的人常说,要多喝,多练,时间久了就会喝了。这话总是令人很郁闷,就好像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这个千古难题,不喝怎么能懂,可是不懂又怎么喝?
1、观察软木塞。开了红酒以后,应先目视检查,软木塞不可烂、不可变形,然后把浸酒的一端放在鼻前闻一下。如果有霉腐味,表示酒储放不良,已经坏了。
别以为闻软木塞是噱头。根据统计,有3%-5%的红酒因为软木塞出问题而变质。因此,假如有霉腐味,就不能喝此瓶酒酒。
2、看是看酒的成色。为了正确观察,把杯子放在白色背景的前方,微微向外倾斜酒杯。注意是否有木屑或杂质,同时观察酒的颜色-咖啡色,坏了;紫红色,酒的年纪很轻;中间色泽深(暗红),外“围”带褐黄色,好酒。
3、闻是闻酒的味道。将杯口整个罩住鼻孔,深呼吸。高级的红酒闻起来味道很「厚」-让人感觉它很浓很复杂,需要「很多很多」的氧气,「很长很长」的时间,才可能将所有香味散发出来。有时候一杯酒慢慢品了一个小时,还是感觉香味越来越浓,浓到后来让人有点舍不得喝(闻起来好香,喝起来却没那么香)。原因很简单-鼻子的灵敏度远远超过舌头。闻完了,觉得味道很厚,是个好兆头。
4、接着试饮,浅浅一口,含在口中,用舌尖将酒液推向口腔的四周,尽可能让所有味觉细胞都感受一下。试饮,是客人要求退酒的然后时机。储存不当的酒,会有霉腐味,试饮不满意,可以要求退货。侍者这时可能也会试喝一点,如果真有问题,有商誉的餐厅必然会收回。
5、倒酒 高级红酒的酒瓶都有人搜集(有的酒标是一幅画-艺术)。为了避免酒液「流花」酒标,正确倒酒是让酒标的正面朝上此外,年代老的酒(超过8年10年),瓶底一定有木屑。即使3、5年,有的也有木屑。因此倒酒时要小心,除了不可晃动酒瓶,倒到然后,还要留一点在瓶的肩部。把酒瓶整个倒翻过来,试图倒尽然后一滴酒,是不正确的。
6、醒酒 红酒开瓶以后,看酒的类型、质量,以及成熟程度,先静放15分钟至 1个小时,让它与空气「呼吸」进行化学作用。假如没有耐性,可以直接倒进酒杯(依国际标准,不要超过杯子容量的三分之一),甚至晃动酒杯,加速酒与空气接触的机率。
晃动酒杯的方法有两种,一是拿起酒杯向内摇晃(右撇子逆时针,左撇子顺时针)。这种方法杯子悬空,要晃动得均匀,得有点技术。另一种方法是用食指中指夹住杯脚,整个手掌平贴杯底,将杯底压在桌面如同磨墨般地旋转。旋转,要小力一点。酒不幸洒出杯口,当场让人脸红。
7、品酒 好的红酒是艺术品。对于艺术品,不要「喝」,而是「品」。每次品之前,先晃动酒杯,再用鼻子深吸一下,然后浅尝一口,让酒液在口腔保留一段时间,之后才「有点舍不得」地咽下去。
为什么好酒是好酒?
1,平衡度;2,复杂度;3,愉悦感(请在阅读以下文字前,先把上面三行字默念10次)
首先,聊聊“平衡度”与其说,它是评价一款酒是否“好喝”的标准,不如说,这是界定一支酒“不难喝”的门槛。
我有时吃到锅包肉,发现太甜了,不够酸,又油的时候,就是因为一种味道过于突出因而掩盖了其他的风味,大写的难吃。葡萄酒何尝不是?无论是吃喝还是审美,我们所追求的,无非“和谐”二字,但凡平衡失调,它便失去了“美”的价值,万物皆如是。
好酒必须也是如此:我们所讲的“平衡”,在葡萄酒中要简单很多,无非酸、甜、涩(单宁)、香、质地几个元素之间的和谐比例,高甜度必须以高酸度来支撑、而细腻香气就意味着不能有粗糙单宁。过酸或过甜的酒必定不讨喜,或是闻起来香气馥郁入口质感平平也是令人失望。
所以,平衡度几乎成了判断一支酒品质优劣的第“一”道门槛,尖酸、甜腻、苦涩、浮香,等等,一旦给人带来不愉悦的失衡感,便失去了跻身“佳作”行列的那张入场券。
过了平衡一关,我们再来考虑“复杂度”。复杂,并非否认“简单”的美德。只是通常情况下,越是有层次感的事物,越是耐人寻味。
我从没搞清楚过,一道合格的鱼香肉丝需要多少味调料,就好像,一本《红楼梦》到底能讲出多少种人生。少女心满满的网络小说可以看得人一夜花痴,却不比一部“石头记”让人百看不厌。
葡萄酒的所谓“复杂度”,并不是说要从一支酒当中闻出一百种花香来。层次感来自于香气类型的变化,一杯复杂度优“秀”的酒,可以从花香果香,到植物、香料、动物、烘烤,变化多端。多个维度的香气组合,就像是小说中个性各异的十二金钗正册副册、又副册,越读越有趣,越喝越有内容。
当然,复杂度对于葡萄酒品质来说并不是绝“对”的追求。对于个别产区或特定品种的葡萄酒,人们也会追求截然相反的“纯净度”,就好像吃割烹料理,要极至还原食材自身原貌。
再贵的酒,如果喝起来没有愉悦感,也未必称得上好酒。
品酒虽然有逻辑,但喝酒到底还是一件感观的事。再多的客观逻辑也是为了配合主观的感受。上面提到的平衡度和复杂度,无非是分析一支酒是否可能带来主观愉悦感的部分依据。而众所周知的却是,影响主观感受的因素太多太多,个人偏好不可忽视。
甲之蜜糖,乙之砒“霜”。不能硬拗直男读《红楼梦》,就好像别要求文艺女青年说得出超过十个三国人物。当我遇到不喜欢的酒,我便不再关心它是否是“好酒”,反正,喝了也不爽。
于是,在说了一大堆道理之后,我们回归到了本能的状态——遵从自我的体验。“我”喝起来愉悦的,才是好酒!
酒逢知己,氧化(坏了) 能忍;话不投机,贵腐(有名的甜酒) 也酸。
Cheers! 祝你在葡萄酒的路上,越喝越爽。